为了学习借鉴区内兄弟院校后勤工作经验,进一步推进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。近日,我校财务处、后勤基建处、后勤服务集团等单位的负责人分别赴广西大学、广西民族大学、广西医科大学、广西电子科技大学等区内院校进行调研。
各高校对我校的调研进行精心的布置和热情的接待,并详细介绍了该校的办学规模、后勤经费安排、后勤运行模式及运行状况,并分析后勤工作存在的问题。当前,学校后勤服务工作主要依靠学校政策扶持来运行,后勤实体缺乏“造血功能”或“造血功能”较差,因而学校政策扶持力度的大小,直接影响后勤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,而当前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,两者之间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。他们认为,在当前高校后勤发展的形势下,两者之间亟待寻找一个结合点,一方面,学校政策扶持力度需要适当加大,另一方面,高校后勤必须发展壮大,增强后勤自身的“造血功能”,才能为学校的教学、科研和师生员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加有力的后勤保障。
我校后勤基建处负责人分别向各高校介绍我校的办学规模、后勤运行模式、运行状况及目前所遇到的困惑。他认为,我校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已14年,但随着形势的发展,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,目前运行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师生对后勤服务的要求,如何让学校后勤做到低成本高效率,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与政策的扶持,也需要后勤人的智慧与奉献。高校后勤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深水改革,以改革促发展,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,在完成后勤保障任务的同时,努力满足师生对后勤服务的要求。
通过此次调研活动,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后勤发展所面临的挑战,但我们相信机遇与挑战并存,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为学校、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心,后勤工作一定会得到学校的认可,得到师生员工的肯定,后勤事业也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。
(综合管理科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