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廉基建
“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”系列谈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

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

——“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”系列谈

怀新平


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古往今来,节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,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,留下了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”的历史警思。尽管如此,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,有的甚至触目惊心、令人痛心。其成因是综合的多方面的,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忧思和警觉。

重面子,讲攀比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公款消费基本达到规范合理,公款吃喝基本绝迹,公款接待浪费行为基本杜绝。餐饮浪费,突出表现在私人请客和婚宴、喜酒这三大领域。以婚宴为例,一般十几桌,大多数几十桌,甚至上百桌,每一桌至少10多个菜肴,客人吃掉一些,剩下的全部倒掉。一场婚宴下来,浪费惊人,极为可惜!这种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、屡禁不绝,有着深厚的“面子文化”背景和虚荣、攀比心理作祟。认为“菜安排少了,显得吝啬、小气,不排场、不大方、不阔气”;似乎“菜点的越多,安排的越丰盛,越能显示身份、地位、实力”等等。

消费观念落后,消费理念滞后。一些消费者消费观念、理念严重落后,有的认为“我有钱,我想点多少菜就点多少菜。”“反正是我个人请客消费,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。”在这种落后消费观念支配下,在这种不健康消费心理驱使下,导致点菜无限制、浪费无节制。不可忽略的是,在餐饮浪费的链条中,餐饮场所也是重要的环节,众多餐饮场所无形中成为餐饮浪费的“幕后推手”。“这么多人,点这几个菜怎么够吃?”“再点几个荤菜吧!”“再加几个菜吧!”这些劝导性话语,几乎常见于所有餐饮场所,无形之中误导、诱导了消费者多点菜多消费,对餐饮浪费产生推波助澜负面效用。

监管缺乏,制度缺失。制止餐饮浪费,究竟应该由哪个部门牵头主抓,哪些部门参与?职责不明,责权不清,这项工作很难真正落到实处、抓出实效。面对个人消费者和餐饮场所的浪费行为,应该由哪个部门监管以及依据什么法律法规条例进行监管、处罚?这些都没有明确的制度和规定,因而在实际操作层面,很难取得明显成效。反对餐饮浪费,目前,还只存在于倡导层面,仅依靠宣传教育进行劝导、引导显然远远不够,必须尽快明确牵头部门来主抓和牵总,确定各个参与部门共同发力形成合力,同时立法立规明确监管执法依据,对餐饮浪费行为进行处罚。只有这样,才能把反对餐饮浪费各项要求举措落到实处,取得实在效果。

没有持之以恒,缺乏长效机制。应当看到,在历史文化的糟粕里,餐饮浪费陋习由来已久、根深蒂固。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容易,其实不然。相反,需要持续发力、接续跟进、不断巩固,才能达到效果。如果抓一阵松一阵,松一阵抓一阵,很容易反复回潮、旧疾复发。

习惯之初如蛛丝,习惯之成如绳索。如果任由铺张浪费成为根深蒂固、见怪不怪的习惯行为,成为在全社会蔓延不止的不良之风,就有可能积习难改、积重难返。在中华民族复兴崛起呼声日渐强烈之当前,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当下,我们有必要重申“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”的深刻意义,让更多人自省自励、引以为戒,让珍惜粮食、珍惜资源成为中华大地广为传播和备受尊崇的良好社会风尚。


声明: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侵删


广西师范大学基建处
地址:广西桂林市雁中路1号  联系电话:0773-3698339
邮箱:hqjjc@mailbox.gxnu.edu.cn  微信号:gxnuhqjjc
Copyright© 版权所有:广西师范大学基建处 桂ICP备05000954号-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